对于助听器上的小按键,小孔,验配师一般都建议佩戴者没事别乱动它们。那你知道那些小孔是什么吗?
助听器上有两个孔,是什么?
一般我们在耳内式助听器或者耳模上可以看到两个洞洞,其中一个洞洞是声孔,经助听器处理过的声音通过声孔传到耳道以及鼓膜处,而另一个洞洞就是通气孔了。通气孔并非是一个洞,而是一个通道。通过通气孔,连接了耳内式助听器以及耳模的内外两侧。 通气孔,顾名思义,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通气”,通的是耳道内被耳内式助听器和耳模堵住的“气”。
在助听器的选配过程中,一般首选平行通气孔,针对不同的佩戴者的情况还可以选择Y形通气孔与外部通气孔。 从而提高佩戴者的舒适度和聆听度。
需不需要开通气孔,要根据用户的听力损失情况、试机反馈、耳样粗细、是否有中耳炎等情况,由验配师进行判断,确定好是否开通气孔及开多大的通气孔。若通气孔不合适,将会使助听器产生反馈啸叫,用户会感觉非常不适。
哪种情况下助听器适合开通气孔?
对于听力损失轻中度或低频听力损失明显比较好的用户来说,开通气孔的助听器能有效减少堵耳的感觉,听起来会更舒适。另外,通气孔能能够改善耳道内的通气量,降低耳道内的潮湿度,有中耳炎症状的用户选配助听器时,最应考虑开通气孔。
哪种情况下助听器没必要开通气孔?
听起来这么棒,是不是所有助听器都应该开通气孔呢?这个还是要看具体情况的。比如极重度耳聋,尤其是低频损失严重的用户,不会产生堵耳现象,故不需要开通气孔。如果这种情况下开通气孔反而有可能会导致啸叫。
但它又不仅仅是通气那么简单,它还有以下作用:
1、减少耳闷塞感,提高舒适度 我们可以尝试用手指堵住耳朵,感受一下完全塞住和留一点缝隙的塞住两种方式,完全堵住的时候,闷塞感非常严重,但是留一点缝隙的感受会相对来说舒服一点。
2、保持耳道干燥作用,耳内式助听器和耳模需要佩戴在耳道的部分,就像是一个刚刚好大小但又打不开的门,堵住了整个外耳道。外耳道被堵住后,由于人身体本身有一定的基础体温,如果全部封闭了,会在耳道内产生热气,而如果我们在门上开一扇小小的窗户,可以起到一定通风的作用。特别是一些耳道内本身就比较潮湿的耳朵,长期的湿热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引起细菌感染。
3、降低堵耳效应,通气孔有一个很重要的声学特性,那就是可以降低助听器的低频增益,使低频能量可以通过通气孔“泄漏”出去。当我们耳朵的耳甲腔或者外耳道入口被堵塞后,我们会觉得听自己的声音有回声或者是听起来闷闷的,不自然,这是因为戴上耳内式助听器或者耳模后,产生了堵耳效应。 堵耳效应一般是由1000Hz以下的中低频声音引起,而通气孔刚好可以降低低频音,因此对于一些有堵耳效应的用户来说,开合适的通气孔是改善堵耳问题的最有效方式。
4、与啸叫的关系,当耳内式助听器或者耳模上的通气孔与助听器增益不相适应时,助听器受话器传出的高频部分的能量会通过通气孔被助听器的麦克风拾取 ,从而形成啸叫。一般来说,通气孔的直径越大,越容易产生啸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