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助听器对所有的输入强度产生相同的增益-频率响应,除非输出超过了助听器的限度。下面介绍2个应用感音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中的公式。 1.NAL公式 1976年,澳大利亚国家声学实验室在1/2增益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NAL公式。1986年,考虑到斜坡型听力损失的特点,增加了对500Hz、1kHz、2kHz 平均听阈的修正,对NAL公式做了修改,称为NAL-R公式。该公式适合于言语在舒适级的情况下的轻中度听力损失。1990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极重度聋校正因素,称为NAL-RP公式,该公式通过增加低频响应,减少高频增益使其更适用于重度和极重度聋的患者。部分研究者认为当听力损失超过60 dB HL时,即使可以听到言语中的高频成分,但高频言语信号的有用性显著下降。这可能与耳蜗中死区有关—虽然听阈中还能体现残余听敏性,但耳蜗中没有对该频率起反应的毛细胞。损伤的耳蜗就像瓶颈。仅能传送有限的信息,如信息过多,耳蜗反而不能处理所接受到的内容,结果还不如仅给耳蜗传送少量信息效果好。 NAL公式的出发点都是假定所有言语频带通过助听器的输出使佩戴者产生相同的响度感受,该响度大概是正常听力者60宋的响度。目的是使助听器佩戴者在聆听强度下产生最大的言语可懂度。NAL响应中描述的增益类型是插入增益(或者称为功能增益)。 2.DSL公式 1985年Seewald,Ross和Spiro提出了DSL公式,设计者最初的意图是为无言语能力的儿童选配助听器。基于对感音神经性聋儿童言语觉察的研究,发现产生最大言语可懂度的基础是言语信号被放大至足够的感觉级,这种感觉级随着听力损失的加重而逐渐下降。DSL公式根据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计算目标感觉级的选配公式。目的是提供给助听器使用者每一个频率上的最适可听度和舒适度。 早期的DSL版本试图比较成人与儿童的不同数据,把所有的数据转换成dB SPL,这种对声学的关注一直贯穿DSL的发展过程。以后的版本中逐渐反映了对真耳测试系统探测麦克风和用插入式耳机评估听力的理解,尤其是真耳耦合差异测试的应用被认为是把测听的数据转换到耦合或者真耳数据的最先进方法,这些研究使DSL公式与测试方法整合在一起,在婴儿和小孩身上使用就很方便。1991年提出了由计算机帮助执行的DSL3.1版本,力图使言语的响度听上去舒适,如把目标设置为最适阈。处方的目的是真耳助听增益,而不是真耳插入增益,处方也包括了2cc耦合的目标和真耳助听器后目标,这就可以在测试箱中调试助听器。不需要使用平均校正因素,可以持续使用鼓膜处的测试量,以便于言语强度和对助听器尽可能地进行精确的比较,适合在儿童中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