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中毒性耳聋是指使用某些药物治病或人体接触某些化学制剂所引起的听觉神经系统损伤。它可能是累计损伤,也可能是一次性损伤。现已发现耳毒性药物已达百余种,主要包括氨基甙类抗生素、治疟疾药、止痛剂、利尿剂、麻醉剂、抗惊厥药、抗炎药物、抗癌药物、抗结核药物、心血管药物、避孕药砷、汞等制品。
常用耳毒性药物的种类有:
1、氨基甙类抗菌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新霉素、托布霉素、洁霉素等。
2、 非氨基甙类抗菌素:氯霉素、紫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卷曲霉素、春雷霉素、里杜霉素、巴龙霉素、尼泰霉素、多粘菌素B等。
3、 水杨酸盐:阿司匹林、非那西汀、APC、保泰松等。
4、 利尿剂:速尿、利尿酸、汞撒利等。
5、 抗肿瘤药物:顺铂、氮芥、博来霉素、氨甲嘌呤等。
6、 中药:乌头碱、重金属盐(汞、铅、砷等)。
7、 其他:奎宁、氯奎、心得安、肼笨达嗪、胰岛素、碘酒、洗必泰等。
此外,细菌病毒产生的毒素、铅、磷、烟酒、一氧化碳等,都可以导致听觉神经系统损伤。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辽宁路46号(台东邮局西100米)
电话:0532-83829396 13370881716
网址:www.ztqqd.com
乘车路线:2.30.232.218.222.301.110.104.320.205.229.125台东站
1.诊断依据
① 多有耳毒性药物应用史;
② 用药后双耳听力下降或突然耳聋,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耳鸣;
③ 听力检查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以感音性耳聋为多,亦有混合型耳聋者;
2.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脓耳、暴聋、耳眩晕等相鉴别。
(1)脓耳 脓耳可有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急性期有耳痛、发热等症状,不会与本病相混淆,但有的患者罹患脓耳后应用耳毒性抗生素治疗,有可能导致药毒聋的发生,此时主要根据听力变化情况,是一侧还是两侧听力下降、是传导性聋还是感音神经性聋等,以资鉴别。
(2)暴聋 暴聋发病急,迅速发生听力下降,以后则听力不继续下降。多为单侧耳发病。
(3)耳眩晕 耳眩晕伴有听力下降时,容易与药毒聋混淆。但耳眩晕有反复发作,眩晕症状较重、听力下降较轻的特点。
1.诊断依据
① 多有耳毒性药物应用史;
② 用药后双耳听力下降或突然耳聋,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耳鸣;
③ 听力检查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以感音性耳聋为多,亦有混合型耳聋者;
2.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脓耳、暴聋、耳眩晕等相鉴别。
(1)脓耳 脓耳可有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急性期有耳痛、发热等症状,不会与本病相混淆,但有的患者罹患脓耳后应用耳毒性抗生素治疗,有可能导致药毒聋的发生,此时主要根据听力变化情况,是一侧还是两侧听力下降、是传导性聋还是感音神经性聋等,以资鉴别。
(2)暴聋 暴聋发病急,迅速发生听力下降,以后则听力不继续下降。多为单侧耳发病。
(3)耳眩晕 耳眩晕伴有听力下降时,容易与药毒聋混淆。但耳眩晕有反复发作,眩晕症状较重、听力下降较轻的特点。
1.诊断依据
① 多有耳毒性药物应用史;
② 用药后双耳听力下降或突然耳聋,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耳鸣;
③ 听力检查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以感音性耳聋为多,亦有混合型耳聋者;
2.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脓耳、暴聋、耳眩晕等相鉴别。
(1)脓耳 脓耳可有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急性期有耳痛、发热等症状,不会与本病相混淆,但有的患者罹患脓耳后应用耳毒性抗生素治疗,有可能导致药毒聋的发生,此时主要根据听力变化情况,是一侧还是两侧听力下降、是传导性聋还是感音神经性聋等,以资鉴别。
(2)暴聋 暴聋发病急,迅速发生听力下降,以后则听力不继续下降。多为单侧耳发病。
(3)耳眩晕 耳眩晕伴有听力下降时,容易与药毒聋混淆。但耳眩晕有反复发作,眩晕症状较重、听力下降较轻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