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青岛市市北区辽宁路8号 0532-83829396

当前位置:首页 > 助听常识 > 详细内容
听力损失的分级
发布时间:2015/3/3  阅读次数:1772  字体大小: 【】 【】【

  

根据国际标准,听力损失程度分为以下几类:(分贝,即dB)
正常听力:-10~25分贝 对一般的声音及语言分析清楚。
轻度听力损失:26~40分贝 对细小的声音难以分辨,如树林风吹声。
中度听力损失:41~55分贝 对日常语言有听觉上的困难,与人交谈感到模糊不清,开始需要借助助听器的帮助。
中重度听力损失:56~70分贝 对于较大的谈话声?汽车声仍感模糊,助听器帮助较大。
重度听力损失:70-90分贝以上 对于叫喊声及洪亮的声音,如汽车喇叭声。鼓声才有反应,助听器帮助较大。
极重度听力损失:大于90分贝,通常极难感觉声音的存在,需要靠助听器的辅助,才能感受到声音的振动力。

听力损失发生的常见原因

   众所周知0-3岁是智力发育最关键的时期,在此期间小儿接受的信息越多他们的智力和言语发育就会越好,可以说这个时期至关重要。如果在此期间给聋儿配上合适的助听器进行语训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导致小儿听力下降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点:

1. 先天性听力损失: 如母亲怀孕时尤其前三个月患流感、风疹、使用耳毒性药物,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等。
2. 先天性听力损失、慢性迟发性先天性听力损失:(有遗传病史,但并不是出生时就发病而年龄大了再发病)。
3. 后天性听力损失:
⑴传导性听力损失:感染引起的中耳炎 、耵聍栓塞 、听骨链断裂、耳硬化症等。
⑵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耳毒性药物(链霉素、庆大霉素、洁霉素、强的松等)、高烧重病、 各种疾病(如美尼尔病、脑炎、腮腺炎 突聋、肿瘤)、噪声、外伤、产后窒息等因素皆可造成不可逆性听力损失。
⑶混合性听力损失:既含有传导性听力损失,又含有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听力损伤解决途径

1.传导性听力损失可通过药物或手术等医疗手段来治疗。因为语言的理解力不受影响,用助听器来补偿损失的听力也较容易,只要进行正确的频率放大即可。
2.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通过医疗手段治疗几乎是不可能的。正确选配助听器是感音神经性聋的首选或唯一改善听力的有效途径。
3.混合性听力损失:既有传导性听力损失又有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通过治疗也不能完全恢复听力,需要选配助听器。

为什么要佩带助听器?

   选择高品质、选配良好的助听器,可以帮助您重新走向生活。但助听器并不能帮您完全恢复到正常的听力它放大的声音仅能使用户听见语音。能够“听见”别人的谈话是必需的,由此“理解”其内容并做出反应。此外,助听器可帮助用户重新享受音乐、看电视、听广播、接听电话等等,从而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不佩戴助听器的一个普遍理由是听力损失并不是那么严重。事实上,如果在听力损失的初期便选配助听器,则佩戴的效果更好,大脑听力中枢对声音的反应丧失越久,对助听器的适应就越难。
   不佩戴助听器的另一个理由是他们认为戴上助听器后暴露了生理缺陷或有障碍感。相反,拒绝佩戴助听器会造成交流的困难,从而产生重大的障碍感。助听器的佩戴者告诉世人,他们已经离不开助听器了!

耳鸣的病人配了助听器后耳鸣能否消失?

   不能消失.助听器是一种补偿听力工具,普通的助听器对耳鸣是没有治疗作用的,但是如果助听器选配得好,患者耳鸣的主频率又在助听器的放大频率范围内,耳鸣的响度又不是很重,有70%的耳鸣是有可能得到掩蔽的.戴了助听器以后耳鸣有可能减轻或不响了,当然取下助听器耳鸣仍然会出现.

助听器的种类与特点

助听器是微型精密的声音放大装置。外观上可分为盒式、耳背式及耳道式三类。

盒式助听器因价格低廉、功率较大、操作方便而深受老人偏爱.
耳背机因挂在耳朵背后,无绳索牵挂,杂音减少、聆听方便、行动自如.
耳道机放在耳道内,外观小巧、放置隐蔽,充分发挥耳廓的自然集音功能.
中高档耳背机和定制机内可设置普通线路、自动增益线路、全自动与电脑编程线路、全数码线路等等,更能满足不同层次听障老人的听觉需求。


助听器需要专业验配

   很多人在配助听器时,习惯随便购买,使用后出现很多问题:有的觉得杂音多,声音含糊不清,有的觉得小声听不见而大声吵耳,达不到听觉需求。科学的方法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通过检查、以及专门听力设备的测试,了解听力损失的程度和性质,确认是否能够或需要配备助听器。需要配助听器时,再参考耳聋发生时间、使用环境、听觉习惯等个人因素,精心选择和调试助听器,必要时还须借助计算机及专业设备的帮助,以趋达到最佳效果。最后,还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和适应,有的还须根据具体使用情况重新调整。

老年性耳聋损害身心健康

   经常见到一些老人在交谈时,声音很大,或用手掌挡住耳廓倾听对方的声音。这就是俗话说的老人"耳背"。在我国年逾65岁的老年人群中,有或轻或重听力障碍者高达50-70%,登记在册的老年性耳聋患者达949万。他们整日呆在寂静的小天地里,生活单调乏味,诸如烦闷、孤独、抑郁等心理油然而生。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表明,在威胁老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中,听障排位第三,眼疾排位第九.尊老养老,请从关爱老年人听觉开始。

如何发现小儿听力问题

   父母或孩子的带养者要关心孩子的听力,孩子在3个月龄以内,如发现睡眠时不能被大声惊醒,或孩子在刚入睡时对突然的击掌声无任何反应,首先要考虑听力问题。孩子在1岁以内如果对突然或奇特的声音不能引起其注意力应首先排除听力障碍。2—3岁的孩子仍不会说话或只会简单发音,也应首先考虑听力问题。一旦发现或怀疑孩子听力有问题,一定尽快去医院耳科进行听力测试,明确诊断,采取医疗或康复措施。

如何保护聋儿的残留听力

   听力正常人对注意耳的生理卫生固然重要,但对聋儿保护其残留听力尤为重要。如噪音可对正常人听力受到损害,对选配助听器后的聋儿也不例外,甚至危害更大,更应注意听力保护。对聋儿残留听力的保护,关键在于选配一台适合的助听器。如果把助听器变成商品化,未经专业人员验配,直接从商店买来就戴,都是不正确的,甚至对聋儿人的残留听力是一种可怕的威胁。实际上助听器并不仅是一只简单的放大器,还设置有音调调节、自动增益控制、削峰控制等功能微调,专业人员可以根据聋儿的听力损失程度及听力图特点,及助听器验配标准进行选配,以至获得较为满意的听力补偿,即使在市场噪音环境下使用也不损坏聋儿的残留听力。

聋儿听力言语康复要抓“三早”

   儿童听力差,最大的危害就是影响其语言的发育和发展。如果不及时配戴助听器进行听觉语言的康复训练,会使孩子因缺乏学习语言必须的听觉环境而成聋哑,并进一步影响其智力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1-7岁是儿童学语的关键时期,7岁后大脑言语中枢基本发育成熟,如果在7岁以后才开始配用助听器、进行康复训练,康复效果常不如人意。因此“早期发现耳聋”、“早期配用助听器”、“早期进行听觉语言康复训练”,对于儿童显得尤其重要。
   早期发现小儿耳聋关系到后续的听力康复介入,因此及时发现小儿听力障碍十分重要。然而由于儿童自身的行为特点,以及家长的大意,使许多孩子的听力障碍较晚发现,影响了他们的康复效果。日常中,只要家长注意观察孩子对声音和言语的反应情况,并和其他正常孩子比较,不难发现是否有听力障碍。一旦怀疑孩子的听力差,应及时到医院作详细的听力测试。
   一旦确诊耳聋,要及时佩带助听器并进行康复训练。耳聋儿童配带助听器越早,训练越及时,其语言康复效果越好。家长千万不要有“孩子还小,长大一些再配助听器”的错误想法,白白耽搁孩子十分宝贵而有限的学语时间。
   双耳听力损失者应考虑双耳佩戴助听器,这能增强听觉平衡能力和对声源的定位能力,帮助在噪音环境中更好地听清语言。儿童双耳佩戴助听器是学好说话的必备条件,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尽量为孩子佩带双耳。
     听力正常人对注意耳的生理卫生固然重要,但对聋儿保护其残留听力尤为重要。如噪音可对正常人听力受到损害,对选配助听器后的聋儿也不例外,甚至危害更大,更应注意听力保护。对聋儿残留听力的保护,关键在于选配一台适合的助听器。如果把助听器变成商品化,未经专业人员验配,直接从商店买来就戴,都是不正确的,甚至对聋儿人的残留听力是一种可怕的威胁。实际上助听器并不仅是一只简单的放大器,还设置有音调调节、自动增益控制、削峰控制等功能微调,专业人员可以根据聋儿的听力损失程度及听力图特点,及助听器验配标准进行选配,以至获得较为满意的听力补偿,即使在市场噪音环境下使用也不损坏聋儿的残留听力。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青岛市市北区悦声联辉助听器经营部版权所有 鲁ICP备09100395号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辽宁路8号 0532-8382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