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根据国际标准,听力损失程度分为以下几类:(分贝,即dB) 听力损失发生的常见原因 众所周知0-3岁是智力发育最关键的时期,在此期间小儿接受的信息越多他们的智力和言语发育就会越好,可以说这个时期至关重要。如果在此期间给聋儿配上合适的助听器进行语训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导致小儿听力下降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点:
1. 先天性听力损失: 如母亲怀孕时尤其前三个月患流感、风疹、使用耳毒性药物,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等。 听力损伤解决途径
1.传导性听力损失可通过药物或手术等医疗手段来治疗。因为语言的理解力不受影响,用助听器来补偿损失的听力也较容易,只要进行正确的频率放大即可。 为什么要佩带助听器?
选择高品质、选配良好的助听器,可以帮助您重新走向生活。但助听器并不能帮您完全恢复到正常的听力它放大的声音仅能使用户听见语音。能够“听见”别人的谈话是必需的,由此“理解”其内容并做出反应。此外,助听器可帮助用户重新享受音乐、看电视、听广播、接听电话等等,从而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耳鸣的病人配了助听器后耳鸣能否消失? 不能消失.助听器是一种补偿听力工具,普通的助听器对耳鸣是没有治疗作用的,但是如果助听器选配得好,患者耳鸣的主频率又在助听器的放大频率范围内,耳鸣的响度又不是很重,有70%的耳鸣是有可能得到掩蔽的.戴了助听器以后耳鸣有可能减轻或不响了,当然取下助听器耳鸣仍然会出现. 助听器的种类与特点 助听器是微型精密的声音放大装置。外观上可分为盒式、耳背式及耳道式三类。
盒式助听器因价格低廉、功率较大、操作方便而深受老人偏爱.
很多人在配助听器时,习惯随便购买,使用后出现很多问题:有的觉得杂音多,声音含糊不清,有的觉得小声听不见而大声吵耳,达不到听觉需求。科学的方法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通过检查、以及专门听力设备的测试,了解听力损失的程度和性质,确认是否能够或需要配备助听器。需要配助听器时,再参考耳聋发生时间、使用环境、听觉习惯等个人因素,精心选择和调试助听器,必要时还须借助计算机及专业设备的帮助,以趋达到最佳效果。最后,还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和适应,有的还须根据具体使用情况重新调整。 老年性耳聋损害身心健康 经常见到一些老人在交谈时,声音很大,或用手掌挡住耳廓倾听对方的声音。这就是俗话说的老人"耳背"。在我国年逾65岁的老年人群中,有或轻或重听力障碍者高达50-70%,登记在册的老年性耳聋患者达949万。他们整日呆在寂静的小天地里,生活单调乏味,诸如烦闷、孤独、抑郁等心理油然而生。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表明,在威胁老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中,听障排位第三,眼疾排位第九.尊老养老,请从关爱老年人听觉开始。 如何发现小儿听力问题 父母或孩子的带养者要关心孩子的听力,孩子在3个月龄以内,如发现睡眠时不能被大声惊醒,或孩子在刚入睡时对突然的击掌声无任何反应,首先要考虑听力问题。孩子在1岁以内如果对突然或奇特的声音不能引起其注意力应首先排除听力障碍。2—3岁的孩子仍不会说话或只会简单发音,也应首先考虑听力问题。一旦发现或怀疑孩子听力有问题,一定尽快去医院耳科进行听力测试,明确诊断,采取医疗或康复措施。 如何保护聋儿的残留听力 听力正常人对注意耳的生理卫生固然重要,但对聋儿保护其残留听力尤为重要。如噪音可对正常人听力受到损害,对选配助听器后的聋儿也不例外,甚至危害更大,更应注意听力保护。对聋儿残留听力的保护,关键在于选配一台适合的助听器。如果把助听器变成商品化,未经专业人员验配,直接从商店买来就戴,都是不正确的,甚至对聋儿人的残留听力是一种可怕的威胁。实际上助听器并不仅是一只简单的放大器,还设置有音调调节、自动增益控制、削峰控制等功能微调,专业人员可以根据聋儿的听力损失程度及听力图特点,及助听器验配标准进行选配,以至获得较为满意的听力补偿,即使在市场噪音环境下使用也不损坏聋儿的残留听力。 聋儿听力言语康复要抓“三早”
儿童听力差,最大的危害就是影响其语言的发育和发展。如果不及时配戴助听器进行听觉语言的康复训练,会使孩子因缺乏学习语言必须的听觉环境而成聋哑,并进一步影响其智力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1-7岁是儿童学语的关键时期,7岁后大脑言语中枢基本发育成熟,如果在7岁以后才开始配用助听器、进行康复训练,康复效果常不如人意。因此“早期发现耳聋”、“早期配用助听器”、“早期进行听觉语言康复训练”,对于儿童显得尤其重要。 |